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“你们来历如何我并不在意,我只是这里的一位教书先生而已。”周策平静说道,“至于感谢,那就不必了,不过是畅谈罢了。”
话刚落,周策便注意到不远处出现的几道身影。
“李火,你先下去吧,我这里有客人。”
李炎闻言,顺着周策目光看去,而在看到那道身影面容时,他面色微变,当即低头匆匆离去。
甚至,就连行礼都似乎忘了。
周策也注意到李火举动,这让他心中怀疑不由更深几分。
为何李火会这般怕见到宋雨晴?
到来的人正是宋雨晴,还有几名贴身丫鬟。
安排几名丫鬟在原地等待后,宋雨晴就直接朝着凉亭迈步而来,举止优雅。
“周策,没想到你居然会在此处教书。”
踏入凉亭,宋雨晴明澈的眸子也是在好奇打量着这张英俊的熟悉面孔。
如今一袭青衫,几本书放在身前,倒是增添了一种特殊的气质。
试问这天下,又有几位如此英俊的教书先生?
目光不舍收回,宋雨晴轻轻咳嗽出声,“我是好奇前来看看。”
周策淡然一笑,随即自顾自的拿起桌上的一本书。
书还未曾翻开,就听宋雨晴柔声说道:“我对于前朝历史也有所了解,可否讨教一二?”
闻言,周策瞬间没有看书兴趣,直接将手中的书放下。
“宋小姐,前朝历史已成过去,所以我并无兴趣讨教。”
“要上课了,我就先不陪宋小姐了,请自便。”
说完,周策拿起书籍,直接离去。
宋雨晴满脸苦涩,也只能不情愿的看着离去的身影。
要是周准是周策,那该多好……
这样的想法再次浮现心中。
但,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一道身影,那道身影让她感觉是那么的熟悉。
“刚才那人是周策的学生?”
“为何总感觉像是在什么地方见到过?”
一番沉思后,她却还是想不起究竟在何处见过此人,便是也转身离开了此处。
……
皇宫,御书房中。
年迈的皇帝李显伦若有所思的看着手中奏折,久久未曾抬头。
李承民安静的站在桌前,心中也是忐忑无比。
就在刚才,他将整理好的科举考试的有关制度等整理成奏折,交给了自己父皇,也就是当今圣上。
他觉得可以,当最终决定权还是在自己这位父皇手中。
许久后,李显伦才是缓缓将手中奏折所放下,饶有兴趣的问道:“承民,这科举考试当真是你想出来的?”
李承民心头微震,对此他早就已想好借口,直接答道:“启禀父皇,这是儿臣经过高人指点后所总结而出的方法。”
“眼下朝堂之上高官相护,却不见寒门子弟为官,这实属不应该。”
“若是此情况久了,儿臣担心这天下百姓会心生不悦,到时这暴乱一事怕还会常常出现。”
李显伦笑了,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的回答他显得很是满意。
将手中奏折放在桌上,“你很不错,看来指点你的高人也并非常人。”
“承民,这科举考试制度想要实施却并不容易,可一旦成功,便是让我大虞如虎添翼。”
“你所言很不错,但此事还是要朕与丞相等人商讨一番才可。”
李承民颔首,心中的担忧已然落下。
至少,父皇是认可这一制度的推行。
只听李显伦这位皇帝又道:“对于暴乱一事,你的意见朕采纳了,目前朝中官员拥护,真追查起来又个个推卸责任。”
“所以朕打算将此事交给你去处理,如何?”
李承民身躯一震,如有一重担落在肩上,而这个重担却是他不得不接下。
“儿臣谨遵父皇旨意!”
李显伦满意点头,随即挥手让李承民退出了御书房。
这时,他才看向一侧一直不曾有任何言行举止的老太监看去,“承民虽为皇太子,但头脑可是从未如此清晰过,你如何看?”
老太监名为李海,本无姓氏,皆因跟随圣上三十余载故此赐了李姓。
李海微微低头,一步迈出,“陛下,不管如何,对于皇太子来说终究是好事,对陛下而言,这也是好事。”
李显伦很是满意的笑着点头,“还是你懂朕,那朕也就不管他这背后高人是谁了。”
“不过,这科举考试实属有意思,起初朕也察觉到朝中官员的不对劲,但一直未曾有一个解决办法,如今承民这办法,倒是正和朕的心意。”
大虞创立以来,便是权贵子弟与寒门子弟划分明显,朝中为官者多是官官相连,官官相护,而寒门子弟只配为一县令类的官职。
此次南方暴乱,或多或少也与此情况有关。
忽